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归程

走的那天是周日,天气很好。从走廊的窗户往下看是公园的一角,快中午了,人还很少,大约都前一天睡得太晚了。


回程从城北的另一个机场出发,一路沿着拉普拉塔河。中间路过大片的贫民窟,都是四方的矮楼,小小的窗户,楼顶是小平台,支着杆子晾满了衣服。河道很宽阔,快到入海口了。岸边都是钓鱼的人。

候机室和河岸只隔着一条马路,换完登机牌托运完行李后溜达到对面看了一会。水看上去还干净,可是靠堤坝的水面浮着很多死鱼,还有不少半死不活的漂着。看样子像是鲢鱼。


上飞机就睡着了,前一天睡得太晚了。迷迷糊糊地听到坐在后排的MM一直在和她邻座的一位太太聊天。

差不多二十分钟后醒过来了,一睁眼看到田野里的这把吉他。从MM那里要来照相机拍了下来。

回程要转两次机,先到智利的圣地亚哥,然后是亚特兰大。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圣地亚哥正好横穿南美大陆。前半段都是平原,正如博尔赫斯所说的:没有两座小山是相同的,但是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平原都一模一样。后半段进入了雄伟的安第斯山脉。出现了冰峰、河流和湖泊。


山愈来愈高。我又看到了壮观的冰原、冰川和峡谷。从近万米的飞机上看上去似乎都伸手可及。

听到后面的先生也加入了交谈,他们是一对智利夫妇,大女儿要结婚了,出嫁前他们最后一次带着两个女儿到阿根廷旅行,三个儿子呆在家里。


智利离阿根廷并不远,可是中间是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山路很不好走,有时候一封就是一个星期,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乘飞机,后面的先生说。

我一直盯着窗外,看到了这样的一条山路,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了。

后来我回头加入了交谈,那个看上去很亲切的智利中年人原来是个军火商。年轻的时候在哥伦比亚大学读过MBA,后来回到智利做生意,结婚,生子。他很自豪地说起智利红酒来:阿根廷的红酒不是不好,但是基本上只有一种,不像智利,什么品种都有都好。

终于飞出了雪山,出现了绿色。




在机场要等四个小时,顺便品尝了一下智利菜。智利有绵长的海岸线,盛产海鲜。

我们要了一份奶酪海贝,一份海鲜清汤,一份烤海鲈,一份蔬菜。令人惊异的是,这家餐馆的饭菜非常合乎中国人的口味。餐前的面包是饼状的,两面焦黄,像是山东火烧;海鲜汤里有虾,有贝,有葱,有笋,甚至有细面条;那份蔬菜完全就是炒素什锦。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夜游

最后一个晚上,雨也停了,会也结束了,一身轻松,出去逛逛。

这次幸亏酒店定得晚,没有住到会议指定的那一家——那边虽说是大是新,可是到热闹的地方要穿过一条很宽的马路,周围也都是写字楼。我们这家虽说小而旧,一出门就是人气旺盛的佛罗里达步行街。

路口有个吹萨克斯风的年轻人,戴着鸭舌帽,人很精神。

探戈舞场是一定要去的,这里不同于那种规模很大的探戈表演厅,来的大部分都是自得其乐的当地人,打个比方说就是家常菜,不是大餐。

据说这是最有名的一家。看上去挺不起眼的,像是个废弃的老电影院。进门后是个用屏风隔出来的小厅,有个女孩卖票。楼下是表演厅,楼上是舞厅,可以免费学,十点以后可以跳。我一点都不会跳舞,更别说这么激情的探戈了。还是先看看表演吧。连看带三道菜的晚餐是二百比索,只看表演和喝酒是一百五,显然是前者合算,可惜中午又吃多了,选择了后者。

表演之中是不能照相的,所以没有照片。不过即使让拍照我也不一定会拍,一是房间里太暗了;二是想专心地看一次,老是拿着相机见什么都拍也太九零后了。会议上看到有的学生一有空就更新Facebook,我这个年龄该矜持些。

有三对舞者。第一对里的男人身材魁梧,相貌硬朗,留着修剪得很短的胡须,没有一点笑容,动作简明强硬。那个女子长得很美,娇小轻盈,舞姿婉奕动人。我心里很桑格格地认为他们是彪悍的刀客和他美丽的妻子。

第二对的男人居然是个胖子,上场的时候让人疑心,可是音乐响起来后奇迹出现了,他庞大的身体操纵自如,自信而肯定,和音乐配合得严丝合缝。离我们桌子近的时候又看到他眼睛差不多是闭着的,眉毛微锁,如痴如醉。他的舞伴身材稍高,面无笑容,长得带点妖冶。我又觉得这是颐气指使的大佬和他不安份的情妇。

第三对的男人年轻得多,留着小胡子,穿着稍微显大的西装,像是中亚人。他的舞伴看上去是个亚洲人,身形微丰。两个人跳得中规中矩,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谢幕的时候还是拍了几张照片,我很想记住这几个人。

看完已经是后半夜了,上楼看看舞会还正酣。有老人,有中年人,有年轻人,有当地人,有外地人,有穿得讲究的,也有随便的。拿着一杯酒又坐了一阵子。

酒喝多的话,歌有时候我是敢唱的,可是跳舞太让我恐惧了,坐久了还有点尴尬。

出门的时候遇到了“刀客的妻子”,裙子换成了便装,高跟鞋换成了靴子,下班了。我们一起和她合了一张影,她的笑容非常美丽。


一点多了,肚子有点饿了。街上人还多,挑路边的一家看上去很热闹的比萨店走进去。里面是三进三出的,总有一百多米长,这么晚了居然基本没有空位。靠里的两间尤其拥挤,坐旁边的人离我不到一尺。数了数,大约有三百多个客人。

记下来这是个什么地方。

来个比萨和一大瓶啤酒,两点多了。

Tuesday, September 21, 2010

博卡

作为球迷,博卡是我唯一以前就知道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区,因为那支出了马拉多纳、巴蒂斯图塔、里克尔梅的博卡青年队。我一直还误以为这里也是马拉多纳的诞生地。

观光的最后一站来到这里。


从市中心出发,沿着河边往南走。中间路过一个据说是非常有名的探戈吧。在街角上,窗户上装着铁栅栏。天还早,没开门。不远处有一座东正教堂,面对着一个荒园。

老远就看到了糖果盒球场。虽说是远,可还是看得出来这座世界闻名的足球场并不大。外墙刷成了博卡青年球衣的颜色,一面是半开放的,论气势是远不如鸟巢了。它所拥有的是鸟巢所没有的几样重要东西,比如说足球、历史、传奇。

开进街区,路上没有什么人,原来是现在正好有一场比赛:博卡对罗萨里奥,导游说。

博卡区最早是穷工人们用码头上的废铁皮建造起来的,再用剩余的油漆刷成五颜六色。这样的房子现在还很不少。

路边停了很多球迷的大巴,中间只剩下一条很窄的过道。司机一点点地挤进去,把左中右三辆车的所有后视镜都折起来才勉强地通过了。当我们的车尾越过两边的车头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禁鼓起掌来。



这两位爷站在路边看行人,看到我给他们拍照片就乐了。


有些铁皮房子改成了旅游景点,卖些纪念品什么的。

这家店里有一个脏乎乎傻兮兮的马拉多纳。

在咖啡馆里坐下,要了一杯咖啡,看了一会儿博卡的比赛。场上的人基本上都不认识,里克尔梅好像没有上,只看到了帕勒莫。



往球场的方向走了几个街区,直到有栏杆阻挡的路口。视觉上球场是静止的,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但是一直有整齐的,雄浑的声音传过来,愈近愈响,一会儿欢呼,一会儿叹息,一会儿歌唱,像是来自一个囚禁在球场之中的巨人。

路边已经有人在烤肉了,我凑近看了一眼,是很粗大的香肠。


夕阳下我看到了马拉多纳。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街景

这次来阿根廷最大的遗憾是天气:开会第一天开始下雨,下到会议最后一天结束。幸亏会后我们又多呆了一天半,不然的话阿根廷的太阳是圆是方都不知道。

临走前一天天气大好,参加了一个小观光团,在市里转了半天。


佛罗里达街,两边是商店,中间是小摊。买皮衣皮鞋的店铺很多,是啊,牛肉多,牛皮也缺不了。进去看了几家,皮衣是可以量体定做的,式样颜色都可以随便选,有时间的话真想试试。


阿根廷的名产:牛肉、探戈、马黛茶。买了套马黛茶具和一包茶,回头试试。

可口可乐很普遍,都是瓶装的,没要过,不知道多少钱一瓶。


从老城来看,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规划很有气魄,是按照巴黎和华盛顿的格局来的,但是不怎么精致,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粗疏。


圣马丁和庇隆夫人的铜像。

使馆区很幽静,导游说这儿有最贵的房子。


中心是一个迷人的小广场。








广场的一侧是个公墓,庇隆夫人就葬在这里,号码是57。大门在翻修,侧门进去转了一圈,看到两只野猫。


悠闲的居民。


中间逛了几个工艺品店,各种小玩意摆在一起看上去都好,要挑一件的话却并不容易,这种现象心理学好像是有个名词的。最后买了那个螺丝和钉子做的探戈小人和一个挂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