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30, 2008

如何在中国大陆访问blogspot.com

不知道什么原因,blogspot.com在中国大陆被封了很久了,一年里只有偶尔几天可以访问。前几天发现了这个镜像网站可以绕过封锁,用法很简单:只要在http://www.pkblogs.com/后面加上blogspot.com里的次级域名就可以了。缺点是不能留言。

比如要访问:http://justwhatisaw.blogspot.com/

就用:http://www.pkblogs.com/justwhatisaw

领导说:“没来的请举手”;我问一下:“看不到的朋友们现在可以了吗?”

Friday, January 25, 2008

北川的游记

Blog有好几个中文译法。在大陆,“博客”最常见,“博”字半是音译,半是意译,意思大致是作者渊博或者内容广博吧;“网志”也常用,这两个字完全是意译的weblog。网志者,顾名思义,网上日志也;台湾好像爱用“部落格”,这个是音译远大于意译了,虽说“部落”让人联想到网上的博客虚拟社区。

那么北川的blog该算什么呢:内容专一,不是“博”客;一年一贴,不是日“志”;没有联结,不是“部落”。还是用他自己的说法吧:游记。

北川写blog的方式很少有。基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晚上写完(有时两晚上?),过一段时间还可能会删掉。“事了拂身去,不留姓与名”,酷啊。

我很爱看北川的游记。往小里说,看了后你能知道那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我指的是“真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国家地理杂志上是什么样的,不然看杂志就是了,对吧?往大里说,我说不好,就不说了。

现在一共有三个,从新到旧是:

北川在四川
北川在云南
北川在河南

没删之前,大家去看吧。

Monday, January 21, 2008

雨后

Sunday, January 20, 2008

一幅画

元旦前又去了一次杭廷顿图书馆(Huntington Library)。

冬天总是要萧索一些,就连南加州也不例外。那天其实也不太冷,可是有些树落了叶子,银杏树金黄了,仙人掌好像不也如夏天时那么精神。

中国园还没有完成。跨过栏杆,透过围墙偷看一眼,里面已经有水,有亭,有榭,有桥,有廊,有石,只是树还矮小,花也稀疏-过几年再来一定会好些吧。不过湖中心的那座大白石桥怎么看都是太厚重了些,我觉得。

最后走进一个画展消磨了一个多钟头。画展的主题是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版画,规模不大,但质量非常之高。好的版画让人观之不厌,心里沉静;这也许是因为人沉静的时候更容易洞幽察微,做出好的版画?大萧条时期有这么多好的版画家大概不是偶然的。

在这幅《Glow of the City》前看了很久,还拍了一张照片-只要不打闪光灯,拍照是允许的。这幅画有些很动人的特质,我想深究一下,但是忍住了。夜,大厦,栏杆,灯光,晾的衣服,瘦的少女,再多说一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而且还是个悲惨的故事。

回家查了一下,这幅画不是无名之作。New York Times上的一篇评论这样提到它:

One of his (i.e., Martin Lewis) best-known mood pieces is "Glow of the City" (1929), a night scene in which a woman, dressed in flapper fashion with bobbed hair, stands on a fire escape, gazing dreamily at the metropolis around her.

"Flapper fashion"?我的理解那只不过随便而已,闷热的夏夜里,这样的穿著不是很平常吗?

顺便又查出了画中那座,向天空放射光芒的,大楼的来历,那是曼哈顿42街上的Chanin Building。建于1929年,正是Martin Lewis作这幅画的同年。那时候它是纽约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后来才在后建的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大厦对比之下变得不那么起眼了。

三个电影

最近看的三个电影都有儿童的情节。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是重温,上次看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其实第一次听说并且差点去看是在更早的时候,好像是九一年夏天的样子,这个电影那时刚刚传到我上大学的那个城市,在省剧院上映。当时放的应该也不是胶片拷贝,而是用的投影机和复制的录像带。忘了什么原因我并没有去,班里好几个同学去了,其中H觉得票太贵:两块钱一张,那时候差不多是一天的生活费-于是求我给他用水彩和钢笔画了一张。记得为了弄像一点,画完后我还用了块硬橡皮擦出了印刷的效果,然后放在地上踩了两脚。

罗伯特·德尼罗是我喜欢的演员,可是就这个电影来说,我更喜欢没怎么有他戏份的的上半部。后半段的成人部分其实也是很精彩的,可是童年部分太完美了。

伊万的童年(Ivan's Childhood)》是塔科夫斯基的第一部重要电影,我却是最后一个看到。影碟大约是不久前制作发行的,画质非常之好,像早期黑白照片一样的细腻。看得出那时候塔氏的主要风格已经形成了:亦真亦幻的叙事,复杂多变的摄影,主观内省的视角……,甚至是具体的意象:马,圣像,树,火,水的光影和声音,都似曾相识。塔氏是可尊敬的大师,但我并不热爱他。

小变化(Small Change)》是特吕弗的后期电影,很可爱,不过不是杰作,我以为。特吕弗的早期电影结构谨严,构图讲究,有史诗般的气魄,后期电影却多放松、随意,接近于现在所谓的低成本独立电影。这个轨迹和大多数导演是相反的。为什么?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Yes Katie, that is a fact

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
That's a fact,
It's a thing we can't deny,
Like the fact that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

We are twelve billion light years from the edge,
That's a guess,
No-one can ever say it's true,
But I know that I will always be with you.

- From Katie Melua's "Nine Million Bicycles"

Monday, January 14, 2008

Katie Melua

这几天一直在听Katie Melua,在家听,上班听,开车也听。前一段时间听了很多难听的中文摇滚,猛一下转过来,真是如聆仙乐一般。听音乐时我常会想到一个终极问题:为什么有人会喜欢难听的音乐呢?Katie Melua让我又想起了这个问题。

有人说她的风格像Nora Jones,可能稍微有一点吧,我个人是远更喜欢Katie。记得Nora Jones在格莱美的颁奖礼上说:我从来没想到我的音乐会和流行搭上关系。这句话让她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大打折扣:写首好听的歌不丢人,真的。爵士乐源于种植园,兴于夜总会,从来就不是什么阳春白雪,装什么学院派呢?

在维基上看到关于《Nine Million Bicycles》这首歌的一点小故事,大乐。这个天文学家是不解风情还是爱开玩笑我最终也没弄清楚,不过Katie Melua回应得很俏皮。这里面既有英国人的幽默感,也有一点对科学家的友好的纵容,我猜。

你能想象同样的事发生在中国吗?

Friday, January 11, 2008

雪山

从南边经110公路进洛杉矶会经过一片立交桥,桥中间的低地过后豁然开朗,市中心以远山为背景展现在面前:这个场景我见过至少有一千遍,但每次都还是觉得不错。

上个周末下了两天大雨,周一再到这儿的时候山上都是积雪,空气干净了,城市也更清楚了,十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可惜的是,等到爬到楼顶拍这张照片的时候雪已经化了大半了。

诗曰:

俯察众生久,世事皆可哀。
一夜苦雨后,不觉已头白。

Friday, January 04, 2008

节日

圣诞节是个家庭节,亲人都远的话不免冷清,不过今年过得有一点样子:表姐一家从加拿大来南加州度假,热闹了十天。白天出去玩,晚上一起吃饭。表姐所在的城市没有好中餐馆,来洛杉矶很兴奋,特别是知道这里居然还有德州扒鸡的时候。

表姐和姐夫都是好厨子:表姐擅长家常菜,姐夫精通鲁菜,他的糖醋鲤鱼、九转大肠不是一般的厨师能做得出来的。平安夜时表妹一家也来了,大家一起做菜,最热闹的时候厨房里有六个人同时忙活。炸藕盒,烤鸭,蒸黄蔷鱼,炒螃蟹,卤猪蹄,拌菠菜,满满地摆了一桌,再加上绍兴花雕和青岛啤酒,我们成功地把圣诞节过成了山东大年。

Wednesday, January 02, 2008

2008 - Fight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