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最近看的几个电影-《收音机时代》

也就是伍迪.艾伦的Radio Days。网上有几个译名:《岁月留声》,《那个时代》和《无线电时代》,第一个译名让人觉得好像是有关留声机的故事;第二个太笼统,第三个好一些:以前是有人们把收音机叫做“无线电”的。不过我觉得还是叫《收音机时代》更准确些。

一直讨厌伍迪.艾伦,老觉得他叽叽歪歪,装腔作势的样子可以放进大都会博物馆当作小知识分子的标本。不过还是挺喜欢这个电影的,那个望远镜里的潜水艇甚至让我怦然心动。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最近看的几个电影-《火的战车》

上次看《火的战车(Chariots of Fire)》 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且那次看的还不是完整版,是我们那个省的电视台为了避免版权问题剪的一个一小时解说版。这些年一直没想起来,倒是看过好几遍拿它 开玩笑的那集Seinfeld。没说的,真正的经典,是我最喜欢的两部体育电影之一,另一部是《胜利大逃亡(Victory)》。英国人拍起那个时代总是 带些怀旧和伤感,没办法:大英帝国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运动员主要来自上流社会的历史过去了;白人包揽奥运会百米前三名也大概永远不会再出现了。我热爱这部电影,可是我更加庆幸没有生在那个时代,而是生活在现在的这个,每个有才能有热情的人都有权利,有条件,有机会选择科学、艺术、体育、娱乐的,人类历史上 从未有过的伟大时代。

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情节大致和历史吻合,当然也可以想像地比史实要戏剧性一些。象Eric Liddell其实在三个月前就知道了比赛要在星期天举行,于是早早地放弃了一百米并且做好了改跑四百米的准备;Lord Lindsay 的原型Lord Burghley并没有得到一百一十米跨栏的银牌(不过他在四年后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得了四百米跨栏金牌),当然也不需要让出他的四百米赛资格;Lord Burghley还是剑桥大学真正第一个在大钟响完十二下之内跑完的三一学院大广场(Great Court of Trinity College)的人,而不是跟在电影的主角Harold Abrahams后 面创造的记录。其它关于主人公生平的叙述大致是准确的:Abrahams一直活到1978年,电影以他的葬礼开始,以他的葬礼结束(这让我想起《阿拉伯的 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Liddell奥运会后不久回到中国,先后在天津和韶昌传教,有个中文名字叫李爱锐。后来二战爆发,Liddell于1943年被日本人关进集中营,在狱中成为囚犯领袖;1945年二月死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引起的脑癌,葬于石家庄,此时离日本投降只有半年多一点。――他是一个比电影里更加了不起的英雄。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修鞋摊


其实看了半天都没明白这是干什么的,大约是个修鞋摊吧。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算命摊子


第一家写的是:今生若有疑难事,不妨留步点前程。
更喜欢第二家:指引迷途君子,点醒沉睡英雄。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海鲈

去年的某天和些合作人一起在东海岸参加会议,会上的事进行得不错,大家决定找一家好餐馆来庆祝一下。同行的某先生这方面很热心,也内行,花了几个小时上 网、 打电话、问前台,终于决定了一家。那家餐馆在十几英里以外,不过的确很高级:两层的殖民地式建筑,面对海滩,是栋旧豪宅改建的。看得出原先的主人属于上流社会,还热衷非洲探险:等座的休息室里到处都是些他当年打猎、航海、玩马球的照片和奖品。

餐馆的菜单以海鱼著称,看上去都不错,实际上也很贵。我翻来翻去,一时不能决定。同桌的一位老先生向我推荐海鲈(Sea Bass),他说:“只要菜单上有海鲈,就永远不要点别的东西。”

“……那就海鲈吧。”

上来一尝的确是非常的好,色白,质嫩,刺少,还有些肥腴,比淡水鲈还要好,我以为。基本上也没用什么调味料,除了一根炸韭菜(Chives)和一抹酱油膏――菜单说过这道菜是有些东方风味的。

上个周末在超市看到冷冻的海鲈卖,一片片包在塑料袋里,白里透着一点点温润,丽质天成,不像是鳕鱼片的那种“雪白”,更不是金枪鱼的那种肉红。于是买了一些,回家用普通的方法:抹上盐,加葱丝,姜丝,一勺料酒,几滴油(一片肥火腿更好),清蒸十五分钟,味道很不错。

上网找到这张照片,是黑海鲈,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去年吃的那条没看到皮,这次买的这种皮倒的确是黑的。海鲈这种鱼很特殊,五岁前是雌鱼,之后变成雄鱼。说是海鱼,但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里。有一种海鲈居然叫做“淡水海鲈”,真是怪异。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狗尽猪来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昨日春如……

……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现在当然还不到春天,可是南加州的花开成这个样子,也只有辛稼轩的这首《粉蝶儿》可以形容了。

以前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一到初春就有了读古诗的兴致。南方雨稠,夜里烛下,绿茶黄酒,边听雨声边读唐宋诗词,不觉就是天明。有天在某寝室门上看到这几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阴凉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下面注着九华山某某所书。那时不知道这是无门禅师的诗偈,只觉得虽是老生常谈,倒也村朴可爱。就着这股劲儿,自己也写几句:

春日或颂唐人句,满口尽是唐人意。
春雨如酥去复来,春芽新发来复去。
沉升三千六百丝,水沸化作春茶绿。
欲诉春愁写春词,停笔不能手生棘,
英雄高歌须纵酒,美人低首泪如雨。

前六句可称写实,后四句写得手滑,纯属无病呻吟。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贝克汉姆

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今年七月要来洛杉矶银河队(LA Galaxy)了,合同一共五年,年薪是惊人的五千万美元,据好事者计算,这相当于在足球场上九十美元一钟。说实话我刚听到时吓了一跳,一是看不出小贝还值这么多钱,二是没想到大联盟(MLS)这么舍得。难道这次小贝真的能让足球在美国流行起来吗?这可是几十年前贝利、贝肯鲍尔再加上克鲁伊夫都没做到的事啊。

可以想象的是,洛杉矶球迷的年龄、族裔、性别构成都将会有个大变化--比如说看台上除了黑红脸膛声音洪亮的墨西哥大叔以外,还会多出来些唧唧喳喳扎着金色马尾辫的白人小姑娘,唇红齿白妆化得一丝不苟的韩国美女,和酒气熏天骂骂咧咧的欧洲小伙子。那不也挺好玩的吗?

贝克汉姆的球技,在我看来,既不象英格兰球迷和女球迷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象阿根廷球迷和男球迷们挖苦的那么差。要让小贝象巴西人、阿根廷人、甚至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那样踢球当然是不可能的--英语国家再强大罢,在足球场上,上帝也绝对还是个拉丁人。但是小贝任意球有一手绝活,中长传也还精准,体力又充沛,怎么说也有个一般球星的水平。况且他从小到大都在大俱乐部踢球,经历过那么多世界级的教练和真正的超级巨星,足球意识和职业素养还是一流的--这些方面他要比那些桀骜不驯的南美天才好得多了。

最后,小贝的英俊是一个男阿根廷球迷也不能否认的,即使你可以争辩说那不是你喜欢的类型,--可是女球迷们喜欢就行了,谁又在乎你更喜欢哪种类型呢?

啄木鸟

笃!笃!,笃!笃!笃!……

Wednesday, February 07, 2007

关于《三峡好人》

网上读到这篇:《人在江湖漂——全面解读《三峡好人》情节》。讲得很细致,贾樟柯的电影也的确值得这样仔细地去看。

电影我看了两三遍,每看一遍都喜欢得多一些。网上有很多《三峡好人》的影评,大多数都写得挺好的。我个人觉得最难得的是这个电影里有我见过的真正的中国和中国人。其实这在现实中又有多难见到呢?即使是北京罢,稍稍走出那些最繁华的大道,不也满眼都是些破败的胡同,潦倒的市民吗?去火车站候车室看看,又和电影里的奉节码头有什么两样呢?要求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关心底层人群当然是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对的。可是我遇到过那么多人把现在的中国描述成一个夜夜笙歌,人人大款的人间天堂,言下之意好像欧美都已经落伍了似的--我总是很惊奇:他们平时不上街吗?他们家都是从祖父一辈就是有钱人了吗?他们从来不坐火车吗?他们都是一个穷亲戚或者穷朋友都没有吗?他们周围的人都没有生过病吗?他们从来没进过不高级的医院吗?他们去西藏的路上一个农村人都没有看见过吗?他们到底是是想炫耀呢还是干脆就是瞎了呢?

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海滩

第一次用压力板画画,不太适应,慢慢进步吧……

Monday, February 05, 2007

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像不像?

Virginie Ledoyen and Abigail Breslin ("Little Miss 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