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6, 2008

明天会更好 (二)

演唱会前一天和两个来自台湾的同事聊天,他们知道我是“罗迷”,听说我要去演唱会后不禁都会心一笑。这两个同事一个比我小三四岁,一个小七八岁。年轻的那个喜欢美少女组合,像S.H.E.之类的,被我取笑过几次;大的那个以前也不怎么熟悉罗大佑,但是后来有一次从我这里拷了一份罗大佑全集,第二天跑来对我说:好久没有听到这些歌了,真好啊。

的确,在我见过的台湾年轻人看来,罗大佑已经是上一辈人的事了。其实又何止台湾呢,大陆的罗迷也基本集中在三十岁到四十五岁这个年龄段里。有人说罗大佑现在仍然被人关注,地位尊崇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歌迷们都到了有经济实力和话语权的年龄,他们的怀旧需要对乐评、市场都有巨大的影响。这也许是有道理的吧-再私人的音乐体验也可以有相应的宏大解释-不过这个我并不关心。

大陆罗迷对罗大佑的感觉大致是惊若天人,逐渐了解,慢慢平淡这么几个阶段吧。第一次听到罗大佑时的激动,之后到处搜集他的磁带歌词的经历,盼望他的新专辑和演唱会的心情,每个罗迷都差不多。我的第一批罗大佑磁带是在北大的音像室翻录的-那年秋天从合肥跑到北京和朋友们玩了十天-那个音像室的主业是给大家翻录托福听力磁带的。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天高且蓝,银杏金黄,几个朋友每天白天游荡,晚上喝酒,酒后就听罗大佑,听得最多是《未来的主人翁》,《将进酒》,《告别的年代》和《现象七十二变》。那时候还没有歌词,每个人听后的解释都不太一样,这个一部分归功于罗大佑歌词的丰富,一部分归功于他咬字的含糊,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磁带翻录次数太多,音质已经很差了。

后来托人在香港买了几张罗大佑的正版磁带,然后慢慢收集了不少唱片和歌词。九十年代末来了美国,在一个迈阿密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份罗大佑全集,那是他的几个来自北大的同学花了很多时间收集,压制和刻录的。最妙的是里面还用HTML格式附带了所有的歌词-那可是一个大工程啊。

再后来罗大佑比较多的出现在媒体上了,再后来罗大佑在大陆举办了演唱会,我听他歌的频率却越来越低了,喜欢自然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更希望是在合适的场合下和合适的朋友们一起来听。

除了那两个台湾同事以外,因为喜欢罗大佑被别的朋友善意地嘲笑过好几回了。有个老同学还很关切地问我:你除了罗大佑还听不听别人的歌?嗯,听是听过很多的,喜欢的也很不少,但是老实说,像二十岁左右时喜欢罗大佑那样的程度是再也没有了,而且我现在仍然认为也应该是这样。罗大佑的歌,词曲相互发挥,文人情怀浓厚,有直指人心的才气,华人乐坛实在不作第二人想;罗大佑的人,既有年轻时的狂傲,又有中年后的通透,更不是那些一味愤怒,悲苦矫情的饥饿艺术家们可望项背的。沉迷音乐而疏于生活以至于穷困潦倒自然是有的,但那应该是一个无奈的现实,而不是努力的方向或者追求的风格,我以为。

“罗迷差不多都是上一代的人了”,那个年龄大一些的台湾同事说,大约是为了安慰我,又补充道:“不过都是很有水准的啦”。我不禁笑了,很感激他的好意。

2 comments:

文心 said...

5月時他也來了馬,和齊豫、潘越云和周治平一起來,我錯過了。。。

去回來的人說,太多人,分散了時間,沒專注的聽到羅大祐。然後習慣性延長并沒發生,準時結束;然後,那是一場“正常”的演出,無什么驚喜。。。

其實羅大祐的歌真不頼,但我卻難過自己錯過了齊豫,呵呵。。。

Albatross said...

齊豫也很好啊。看歌手,这个马来西亚的演唱会更像是个真正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