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音“户”,在线汉典的解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吃”;又说是“葫芦的一个变种;亦指其果实”。
去年回国买了点书,很有几本是和吃有关的。菜谱且不谈罢,有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汪曾祺的《五味》,袁枚的《随园食单》,林洪的《山家清供》,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等。没事就翻翻,也试过几样。
常常注意到这些“南人”对“北人”饮食的微词,大体意思是北方菜粗糙且品种不全,味道也不如南方纯正之类的吧。即使偶尔提到北方的好处,也往往是欲抑先扬,…我很不以为然,甚至于不平。我的想法大体是:人小时候吃惯什么,大致就爱吃什么,没有太多道理可讲的。南方菜制作是精细些,但要是真在原料上较真的话,却是远远不如北方菜了。刻薄些说吧,南方菜(粤菜当然除外),偏奇技淫巧,材料并不怎么高级。比如上海菜,小鸡小鸭,小鱼小虾,萝卜咸肉,面筋豆腐;川菜、湘菜呢,就是猪牛身上的那些东西,偶尔有一点海鲜也埋在辣椒里找不到。猪肉丝切得再细不也就是猪肉吗?北方菜呢,象东北菜,全以材料取胜:松蛾、山菇、木耳、飞龙,马哈鱼,鳇鱼…;鲁菜,黄河鲤鱼,渤海对虾,加吉鱼,黄花鱼…都是些清水煮煮就好吃的东西啊。
说说就有点极端了-瓠子不也有瓠子的妙处么?不过也不强作公正了:北方人谈吃的文章不多,偏激一下,矫枉过正也是好的。
3 comments:
南方菜制作是精细些,但要是真在原料上较真的话,却是远远不如北方菜了
I don't necessriably agree with this, but enjoying reading it and as someone from the North, feel pleased with your bias.....Great post.
我是偶然间在网上找瓠子的图片时看到你的blog,很喜欢你写的文字,淡淡的,象溪水滑过指间。或许也是和今天北京的天气有关,淡淡的阴天,小雨... ...
谢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