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08, 2005

关于《儒林外史》 (之六)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七八回讲王惠,也就是第二回里的王举人。用扶乩所得或偈语一类文字暗示故事里人物未来,再写其如何一一应验,是古代小说里常见的情节。《水浒传》、《红楼梦》、《隋唐演义》、《说岳全传》、《镜花缘》里都有,《三国演义》里有没有一时想不起来了。古人为什么喜欢这种情节恐怕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我猜大约一部分因为某种根深蒂固的宿命感;一部分来源于中文特有的模糊多义性;还有一部分是“敬惜字纸”一类的文字崇拜吧。

与扶乩相近的是碟仙、笔仙一类的玩意儿。碟仙十年前一度在大学里流行,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信。第一次听认识的人说起玩碟仙是在一个夏夜,我当时感觉正如王惠、荀玫一样:“也觉悚然,毛发皆竖”。碟仙只做选择题,所指方向不由任何一人决定,是玩者无意中的上当;扶乩一动,又是诗,又是词,当是扶乩人有意的欺骗。

陈和甫在荀玫、梅玖拜周进之位时略略提到:

看那三间屋,用芦席隔着,而今不做学堂了。左边一间,住着一个江西先生,门口贴着“江右陈和甫仙乩神数”。那江西先生不在家,房门关着,只有堂屋中间墙上还是周先生写的联对,…

第一遍读也就过去了,读到荀玫向王惠介绍他来历时,回头再读才发现已经交代过。《儒林外史》里这一类蛛丝马迹甚多,找出来很有趣味。

王惠虽然五十岁才中进士,家境却甚富。荀家办丧事,王惠“共借了上千两的银子与荀家’。他家产如何而来,书中未作交代。不过看他当南昌太守所做所为,大约不是正经途径。

王惠留给蘧公孙的《高青邱集诗话》是明初文人高启所著的禁书。记得高中语文课本里收有一篇高启的《书博鸡者事》。 想找点有关的图片作插图,看到这幅毛泽东所书的高启诗:《梅花九首之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毛泽东喜欢梅花,这幅字写得无法无天,气势非凡,— 正是毛氏书法的本色。

No comments: